欢迎访问:山东新农村传媒网
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
临沂 济宁 淄博 菏泽
德州 威海 东营 泰安
滨州 聊城 日照 枣庄
位置:首页 > 新闻系统 > 齐鲁教育

山乡邮路:张玉刚的坚守与奉献

访问量:447 来源:本站 日期:2025-06-22 点赞 26 [字体: ]

山乡邮路:张玉刚的坚守与奉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  赵永德  李春臻

在沂蒙山的深处,有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邮路,它承载着临朐县寺头镇93个自然村与外界的联系。而在这条邮路上,张玉刚的身影已经穿梭了三十多个春秋。他,一位普通的邮递员,用自己平凡的坚守,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奉献故事,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绿色温暖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17(1).jpg

寺头镇的自然村多,又分布在大山深处的角角落落。以邮政局为分界线,分为东西两片,每天各个自然村及个人订阅的报刊,还有四五百份邮件,都由张玉刚和另一名投递员分片投递。寺头镇东西跨度大,最东边的长达峪村离邮局三十余里,每位投递员要服务四十多个自然村,每天的邮路里程近一百公里。投递任务繁琐又繁重,党报、党刊,承载着党的政策传递,是党和政府的舆论阵地,每日一送,每村必至;电报、汇款单、挂号信、包裹、都要当日送达,本人签收,中国邮政“全年无休”。在这条邮路上,他从最开始的骑一辆金鹿牌大轮绿皮自行车,后座搭着装满报刊、信件、包裹的绿色搭包,然后到平把永久牌小轮自行车,再到摩托车,一直到今天的汽车,交通工具在跟着时代的步伐,更新换代,一身绿色制服,一辆绿色的车,一个绿色的邮包,是邮政的标配。从抗日战争时期的“战时邮局”,到现在的“中国邮政”,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,始终是邮政人守护的根和魂。张玉刚骑废的自行车、摩托车,刚刚报废的节能汽车,像字符在诉说着一代邮政人,在山乡邮路上的坚守和艰辛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09(1).jpg

在水泥路还没有连接各个村庄的岁月里,张玉刚骑着绿色自行车,带着绿色邮政搭包,每日穿行在崎岖的山间小道上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特别是夏天遭遇连阴雨,或是雪后化冻,邮路上的红泥巴,会将他的自行车轮子,裹成“实心胎”,邮包里常备的几根拇指粗的槐树枝,这时派上用场,走几步就要蹲下身抠泥巴,实在推不动了就扛着车子走,扛不动了就背上邮包,踩着泥泞的土路用双脚丈量。多少回摔倒在泥坑,滑进排水沟,爬起来继续前行。极端天气里,自己一身水、一身泥是平常事,邮包却护在怀里从来没有淋湿过,邮件也从未迟送或丢失过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13(1).jpg

三十多年的工作历程,邮包里的内容在变化,沉甸甸地牵挂,却是永恒的暖意。九十年代为军属大娘、大爷读书信,代写回信,传递的是朴实的老区父母对保疆卫国的儿子的思念和嘱托;2000年后,顶风冒雨按时送达的汇款单,是打工的游子对家的深情守望;如今的快递里,有山货出山的希望,也有游子网购的孝心。他永远不会忘记,那年冬天犯了哮喘病的张大爷,一场大雪让居住在偏僻山村的他,难以出山,小张第一次替他代买药物,送上家门时,大爷激动地把火炉旁的木板凳用衣袖抹了又抹,让他坐在火炉旁取暖,再冲上女儿特意为自己碾的小米粉,然后又捧上刚刚煮熟的大鹅蛋;更不会忘记,自己冒雨为王奶奶送来女儿从北京汇来、祝贺母亲生日快乐的电报和汇款单时,欣喜若狂的王奶奶,一手端着蛋糕,一手用叉子往自己嘴里塞的情景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20(1).jpg

特别让他骄傲的是,每年夏天的“录取通知书专送”。自己也是山里孩子,能够深切体会到,那一份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录取通知书,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。所以每一份接到手里的通知书,都觉得那分明是一份责任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这样的信件,不要说刮风下雨,就是下刀子,也要第一时间,准确无误地送到本人手里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30(1).jpg

除了送达信件和包裹,张玉刚还为留守在偏远山村的乡亲们做过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身上的绿色制服更有温度。多少次为不识字的老人送信件时,还要为老人读信、代他们写回信;为在外打工的子女送汇款单,顺带为他们代寄衣物和被褥;替在外打工的爸妈代买蛋糕,为留守在家的幼子、幼女庆祝生日;还替年老体衰的老人代购药品,替行动不便的老人捎生活用品,甚至还替腿脚不便、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换灯泡,按玻璃......他就像一团火,温暖着需要他的人们,当他那一身绿衣的身影,出现在村子里,总会被一群大娘、大爷、留守儿童、带着小孩子的年轻媳妇围拢着,热切地问候着。自己的邮包里,也会不知什么时候多出几个瓜果,几把蔬菜,那是乡亲们对他最质朴的回馈和感谢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2163633(1).jpg

   三十年多年的投递生涯,让张玉刚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融为和谐的一体,成为乡亲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他在朴实的父老乡亲们心里,就是邮政的代名词,他连接着山里与山外,传递着温暖与希望。每天一百多公里蜿蜒的山路,他用双脚和汗水写成了最长情的告白: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!那身三十年不曾褪色的绿色制服,是初心照征途的力量,是“人民邮政”最生动的注脚!

640 (10).jpg

赵永德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寺头镇文联副主席。

1730967725571929.jpg

李春臻,高级教师退休,汉语言文学专业,山东教育学院毕业。系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
上一篇:匠心筑医路 真情护安康 / 下一篇:蚕韵织就巾帼丰碑 —记毛主席接见过的全国养蚕模范赵兰英
友情链接
中国政府网 | 学习强国 | 新华网 | 人民网 | 央视网 |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| 中国网 | 齐鲁网 | 网易新闻 | 爱临沂网 | 山东新农村 | 市场信息网 | 中国保护消费者网 | 木业网 | 卓群网络 | 临沂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