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缺之躯灿若朝阳
作者 赵永德 李春臻

人生旅途,总是苦难重重。而身体残障,更是命运之神惯常安排的常见困境。明光辉就是一位遭遇困境,却把困境当作砺石磨砺自己,最终活出自己的风采,赢得村民尊重,实现社会价值的人。


明光辉,临朐寺头人;儿时的他,看到晒谷场上奔跑的伙伴,羡慕地问母亲:“我为什么不能站起来?像伙伴们一样奔跑呢”母亲总是低头,偷偷抹眼泪。有一次他问爸爸,这位退伍老兵,疼惜地把他抱到腿上,认真地给他讲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·罗斯福的故事。从那时起,他便明白,自己永远不会像伙伴们一样站起来,更不用说健步如飞。他很沮丧,但是也知道了在遥远的地方,有一个跟自己一样双腿有残疾的人,身体的残障并没有阻止他对政治事业的追求,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,唯一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人物。自己只要肯努力,也可以像罗斯福一样,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。

从那以后,他双手拿上父亲特制的小板凳,双手拄地,用双臂帮助无力的双腿,蹲在地上艰难地学走路。历尽千辛万苦,他终于能“行走自如”,特别是双手和双臂,锻炼得比常人抓握力、挺举力都强。甚至只要手能有借力的地方,都能把身体拉拽过去。到了上学年龄,他跟伙伴们一样,自己上下学,完全自理,在家里,还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。

光阴荏苒,转眼明光辉长成了十八岁的小伙子。心智早早成熟的他,迫切想要一份能养活自己,不拖累父母,弟妹的工作!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,身体健全的小伙子,都很难找到做工的机会,何况残疾的自己?有一天,他看到父亲那辆淘汰的自行车,有了主意。他将自行车放倒,先拆成零件,然后再重新组装。一边又一遍,不知折腾了多少回,终于把自行车的结构,烂熟于胸。之后,他央求父亲在临九路边,帮他开了一家小小的维修铺。

那时,钱真难挣,补轮胎5角,修复车圈1元,换个轴承2元,打气免费.....虽然挣得少,总算在自食其力的同时,可以为邻居、过往的路人提供点滴帮助,他很自豪。后来,他看到村民用的锨、镢、锄、镰,时常断掉或受损,去外村找人修,很不方便,便又学会了电焊技术。这样以来,既方便了村民修农具,自己还多了条生财之路。他的修理铺,从此不但修自行车,还兼修各种农具,收入比原来也高了许多。

掌握了电焊技术的明光辉,有天突发奇想,他先到废品收购点,寻来一些三角铁、无缝钢管、铁板等材料,再经过一番拼接组装,第一辆手工焊接的农用小推车,在他的修理铺诞生了。父亲推上它,感觉既轻便又实用,高兴得不得了。左邻右舍看到后,纷纷上门求购,明光辉来者不拒,他所在的村子及隔壁村庄,最早实现了农用木车到铁车的更新换代。随后,农家烧火的炉子,瓦工盛水泥浆的铁斗,挂衣服的衣架、脸盆架等等,一件件坚固、实用的用具被他的巧手制作出来,价位又便宜,附近村民争相购买,他成了附近村庄有名的能工巧匠。凭借自己的好手艺,他换来了翻修住房的资金,还新盖了三间门头房,又增开了一家便民小超市。

后来,他又学会了修摩托车、电瓶车、农用三轮车,甚至他还利用本地产银矿石的便利条件,学会了冶炼银子,收入也在逐步提高。

他凭着顽强的毅力,勤劳的双手,不仅没有成为父母弟妹的负累,还成了家里最有担当的领头羊。父母生病他带头出钱,兄弟姐妹有困难,他带领大家同舟共济。如今父母已仙逝,兄弟姐妹都各自成家,可是大家依然愿意在他身边聚聚,他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。

他更像灿烂的朝阳,在温暖着周围的人。他很自律,每天坚持五点起床,转动轮椅跑七八里路锻炼臂力,风雨无阻,2019年,他更以惊人的毅力,在“金百合杯”中国泰山轮椅马拉松比赛中,勇夺第九名。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:身体的残缺,困不住自由的灵魂!他还爱唱戏曲,小店里时常传出铿锵的京剧、婉转的吕剧。农闲、雨雪天,四邻总爱聚在他的小屋,或随他吼两嗓子,或静听熟悉的乡音。笔墨纸砚也是他挥洒的天地,硬笔书法尤其见长,字里行间尽显铮铮风骨。


赵永德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寺头镇文联副主席。

李春臻,高级教师退休,汉语言文学专业,山东教育学院毕业。系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