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咏和始 九畹滋兰香
作者 赵永德 李春臻

假如岁月可以裁剪成诗笺,那每一寸光阴都将溢着诗情,假如可以把山河谱成曲谱,那每一寸土地都该回荡着雅韵。在临朐县寺头镇这片沸腾的热土上,有一群执笔为烛的诗词爱好者以三载时光为砚,以千年诗韵为墨,在二十四节气的诗笺上谱写了璀璨的华章。他们以“春风柳韵”这方绿洲,借助微信平台,团队从只有三人唱和,壮大到十二子同心;诗篇也从近乎孤芳自赏的三人唱和,到今天的3000首妙诗流芳。他们以诗绘就四季锦绣,以格律叩问诗海星河,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,为中华诗韵长河注入了融合泥土馨香、时代气息的清流。把“春风柳韵”这微信名,在临朐文化界,打造成了品牌。

2022年春节前后,寺头镇文联群的刘孝友老师,针对寺头镇孙家庄村前,苍虎山冰瀑的壮观景色;高学香、马祥爱的好姐妹文艺剧团,远赴沂源演出获得成功以及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,诗兴大发,吟诗盛赞,同在文联群的陈之行、谭维科两位老师,同样有诗词功底,他们也写诗唱和,群里其他爱好诗词的文朋诗友,纷纷点赞呼应,一时间,在群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作为群主的寺头镇文联副主席赵永德,正巧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,共同的爱好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了共鸣,经过一番商榷,以刘孝友老师为群主的“春风柳韵”诗词群就这样诞生了。建群后,在县诗词学会、寺头镇文联的支持下,三位诗友精诚团结、立足现实、取长补短、互相切磋,共同创作格律诗词,共同耕耘新开启的诗田。并与2022年2月18日,发表了《冬奥元宵秀 奉和诗韵新》的专题美篇,三位诗友,各抒情怀,在格律的经纬间,编制出《春风柳韵》的初啼。这期专集既有“碧玉妆成”的典雅,又有“二月春风”的灵动。甫一问世,就令诗坛侧目,收到了1351人次阅读的可喜局面。

随着诗韵流转,顺应时代要求,刘孝友老师又先后邀请刘继东、刘洪斌、季世昌、邓永欣、曹霖、张维兴六位诗友入群。诗友群由原来的三人,发展到九人,尽管各自从事的行业不同,居住地也分布在临朐、上海、济南、潍坊等各处,有的甚至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,靠微信这个平台,为天各一方的九人,用格律诗词,搭建起了彼此联系的桥梁,把他们的心紧紧地牵系在了一起。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,平仄婉转的韵律,吟诵共同的专题,九颗心,同一频率跳动,共鸣着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。诗句如泉涌,或温婉如兰,或劲拔如松,或浩瀚如海,交织成璀璨的诗海星汉,讲述着岁月更迭,时序变换,抒发梦想中的江河星海,深藏心底最柔软的故事。他们以诗为媒,以爱为线,编织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,让诗和远方,变成了平仄相合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和谐乐章。刘孝友老师,除了按时完成每个专题的诗词作品,每月还要缴纳美篇会员费,将这些散落的珠玉穿成诗链,再配上精心挑选的图片和音乐,制成美轮美奂的美篇佳作,这一做就坚持了三年多。

诗友的笔下,24节气如珠似玉点缀着年轮的时空,璀璨耀目,七一、十一、七夕、重阳、中秋等法定节日、传统节日,同样牵动着他们寄情抒怀,国家的科技、国防、航天重大成就,家乡的巨大变化,也时常引发诗友的诗情。刘孝友老师的《贺福建舰胜利下水》“福建笛鸣耀紫光,巡航碧水守边防。舒眉志远愈强盛,吐气天高更炫煌。护佑中华重器显,保安国士信心扬。和平崛起宏图展,叱咤州洋赋锦章”。陈之行的《沁园春·国庆抒怀》中豪迈地吟唱道“红船锚起扬帆,鸿鹄志,千钧力勇担。有神州探月,青春女子。天宫做客,华夏儿男。”谭维科的《颂栏博赞盛会》“清空如洗东风荡,喜讯频传红果乡。七宝映辉迎贵客,石河溢彩请豪商。幕开首届重头戏,博览宏篇绣锦章”。国事、家事、天下事,事事牵动诗词爱好者的赤子之心,家国情怀蕴含诗中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,强烈的时代气息,歌颂了我国国力的强盛,与家乡经济的振兴,邓永欣的“手伸擦拭星辰亮,臂控修回皓月圆。恭请嫦娥临喜宴,诚邀吴叟溜飞船”,视野宽广,诗思飞驰,想象力丰富,颇有诗圣李白的豪迈气势,让读者也顿生满怀豪情。还有八十岁高龄的季世昌,老骥伏枥,带头笔耕不辍;年轻一代事业、家庭、兴趣爱好一肩挑,每期主题诗篇,都是利用零散的时间碎片,字斟句酌,反复雕琢、打磨,赶在每个时令之前,准时将文稿发到群里交流,然后刘老师不辞辛劳,认真编辑,仔细筛选符合时令的图片,再配上诗文,制成专题美篇。历经一年多的辛勤耕耘,二十四节气经历了一个轮回,在“春风柳韵”这个园地上,终于孕育出了100个专题美篇!这是九位诗友利用别人“喝咖啡”的时间呕心沥血、吟咏而成的力作佳篇!是中华民族千年诗韵的传承,华夏儿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缩影,是当下国民生活的精彩展现。对这100个专题美篇,诗友们倾注了像亲生子女般的热爱和珍视,经过再三协商决定出版一个《春风柳韵》诗词集。临朐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冯恩利会长,得知信息,欣然亲自为诗集作序,提升了诗集的高度和厚重。经过反复校对、审稿、最终定稿,诗集《春风柳韵》终于在2023年6月付梓。新诗集的问世,像初春的烟柳莺鸣,令人耳目一新,又如催征的战鼓,令人振奋。欣阅诗集的《乡土临朐》全国联盟主席张福生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,并在《乡土临朐》平台搭建了《临朐诗词·新方阵》专栏,从此寺头“春风柳韵”群中诗友们的诗作,迈向了更高、更规范的平台。现在已经转发120余期。

2024年衣明峰、魏学英等老师先后加盟、入群,使诗群阵容扩大到12人,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。目前群内诗友中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人,山东诗词学会会员3人,潍坊诗词学会会员2人,临朐诗词楹联学会会员12人,诗群新秀魏学英还是“龙风文化发展中心2648分院”的副院长。诗友们的创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。刘洪斌老师创作的格律诗词先后在《法制日报》、《人民公安》、《东方诗韵》、《中华诗词乡镇篇》等刊物、公众号发表诗文近千首;陈之行老师的作品在《中华诗赋》刊发多篇;邓永欣老师先后在《临朐微刊》发表作品40余篇;谭维科老师也有多篇诗作在《临朐微刊》发表......刘孝友老师的对联“龙舞九州吟盛世,蛇游四海绘宏图”在“联华献瑞,银蛇迎春”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“春联进万家”活动中,光荣入选。

一分耕耘,一份收获,刘孝友老师,从2022年开始至今,牢记初心与使命,依凭执着和坚持,专题美篇制作从未间断。三年多来,已经刊出281个美篇,刊发格律诗词、散曲等共计3000余首,阅读、浏览量已近百万人次,二十四节气专题已经完成三个轮回。不仅如此,刘老师还为诗群的老师制作个人专辑12个,作品集火爆的是《邓永新黎庶情缘》获得了9091人次的阅读量,《魏学英家乡情怀》、《衣明峰曲咏古骈》、《张维兴诗词书法》等专辑都收到了较高的浏览量。轰动了寺头、乃至于临朐文化界。

这群诗友深知,诗词不仅是案头清供,更是润泽人心的甘霖,他们走进校园,向学生揭秘“平平仄仄平平仄”的密码;在社区开设“飞花令里识古人”的击鼓传花游戏;每逢传统佳节,线上线下联动的诗会如涌动的春潮,春节的团圆,元宵的灯谜,清明时节“梨花风起正清明”的追思,中秋佳节“天涯共此时”的遥寄,让传统文化在佳节、时令中焕发出勃勃生机。他们以诗词为媒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以诗词为桥,促进文旅融合,将阳春白雪的诗词化为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文化力量。

从三人建群开始的一支独秀,到3000余首的九畹滋兰飘香,“春风柳韵”这片诗意的星空,一天天更加璀璨纷繁,而这正是传统文化,诗心火种的燎原,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最好证见!


赵永德,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潍坊市文化产业协会会员,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,潍坊市作协、民协会员,临朐县文联委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临朐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,临朐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临朐县寺头镇文联常务副主席。

李春臻,出生于1964年7月,临朐县寺头镇石佛村人,高级教师,已退;喜爱文学创作,擅长诗歌、散文、民间传说、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。作品曾在县、市、省等以上报刊刊发以及微信公众号发表。现为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,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寺头镇文联副秘书长,寺头镇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。
责任编辑:润 泽
通讯员: 李合媛
校对: 可乐